张良到底帮了刘邦什么?

现在我们一说军师就用“运筹帷幄”来形容,而这个词最初是刘邦用来形容张良的。

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,是刘邦的首席谋士,而张良和范增诸葛亮不一样,好像从来没有出过军事战法方面的计谋,到底怎么个运筹帷幄呢?

张良对刘邦,就好像姜子牙对周文王,与其说是谋士和主公,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老师和学生,关系亲密。后世太子登基,总会让太傅(帝师)当大官也很相似。这种关系,用乾卦来说,

刘邦是

九五, 飞龙在天

张良就是

上九, 亢龙有悔

张良救过刘邦好几次命,还教过刘邦为人处世的道理。

鸿门宴时,多亏了项伯和张良的旧相识,刘邦才提前知道范增要在席上杀了他,做好了准备。在席上时,张良先是找樊哙在言辞上用仁义道德奚落项羽,刘邦偷偷溜走,张良留在帐内拖住项羽,算准了时间够刘邦飞驰回霸上才告辞,给刘邦充足的逃跑时间。

后来项羽把刘邦封到巴蜀之地,就是现在的川渝之地,当时世人都觉得那里是不毛之地(其实公元前250年李冰修建了都江堰,此时的蜀地已经很富庶),尤其是交通不方便,直到唐朝李白还在呼喊“蜀道难!”张良又帮刘邦干了三件事:

  1. 张良把刘邦赏赐给他的黄金财宝全部用去贿赂项伯,项伯在项羽面前建议把汉中(陕西西南部)也划给刘邦,这给刘邦提供了很大的兵源和财源
  2. 张良回去侍奉韩王(张良是韩国人),降低项羽的戒心。后来项羽一直没管刘邦自己领兵去打齐国
  3. 张良离开的时候烧掉了所有入蜀的栈道,刘邦借此表示不再有争斗之心

张良做的事情,都是些细节处的人情世故,即使摊开来讲,好像也没什么,但是往往都是这些细节能够左右人的潜意识,给后来的战局造成很大影响。

后来刘邦得了天下,天下初定,有好多人需要封赏。可是刘邦从来不擅于处理这类需要计算的事情,一不小心搞得不公平就会有人不服。刘邦只是封赏了萧何曹参等人之后就停下了。

有一天刘邦和韩信在宫里散步,就看见远处有一小撮人在偷偷商量什么,瞥见刘邦就散了。刘邦就问张良:“他们在干什么啊?”

张良说:“陛下你不知道么?他们在商量谋反啊。”

刘邦大惊说:“天下才刚刚安定,他们为什么要谋反啊?”

张良于是说:“陛下你本来是一介布衣,现在当了天子,但是分封的都是自己的亲信,杀的都是自己怨恨的人。现在军吏计算功劳发现整个天下根本不够您封赏,这些人担心自己得不到封赏,又忌惮您记仇,所以都在商量谋反。”

刘邦说:“怎么办呢?”

我每次读到这里,都觉得很犯难,这确实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,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,当今社会很多公司不用担心谋反,但要担心留不住人,那么张良的做法非常值得参考,在我看来非常巧。

张良说:“陛下的手下里,大家都知道的您平生所恨之人是谁?”

刘邦说:“雍齿啊。他多次羞辱我,我是看他功劳大,所以没忍心杀他。”

张良说:“那请陛下速速封赏雍齿!”

刘邦照办,群臣一看,心中都感到很踏实,喝酒作乐,开心的说:“连雍齿那厮都被封赏了,我们还用担心么?”

一场潜在的动乱,就被张良这样毫无痕迹的化解了,实在是让人拍案惊奇。

张良的计谋,多是这类细节处见高下,他阻止过刘邦很多次:

  • 刘邦先入咸阳派人守住函谷关不让项羽入关,张良劝阻
  • 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僵持,郦食其劝刘邦封以前的诸侯国后代为王,张良劝阻
  • 韩信要刘邦封他为齐王,刘邦在气头上,张良踩他的脚劝阻他

每件事情都可以单独讨论一下,以后有机会再说吧。